RUIS新作 | 冬奥 千里冰掣速滑馆,冰上画痕成丝带。
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的梦幻呈现。

千里冰掣速滑馆,冰上画痕成丝带。

01
项目背景

您可以国家速滑馆,又被形象地称为“冰丝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正值冬奥会开幕之际,速滑馆正式作为冬奥会场馆亮相之时,RUIS锐兮受“冰丝带”的工程设计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邀请,绘制插画。这里或者点击编辑按钮来修改内容。
您还可以添加图标,按钮,图片等常用元素

冬奥馆项目建设期间

02
创作理念

“冰丝带”建筑的设计理念来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
由于整个屋盖呈马鞍形,外立面幕墙延续“冰丝带”的设计理念,22根“冰丝带”随外立面环绕后,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建筑外环境则迎合“冰丝带”建筑体的流畅曲线进行了场地设计。
您可以双击这里或者点击编辑按钮来修改内容。
您还可以添加图标,按钮,图片等常用元素

具体绘制场景时,受到迪士尼《冰雪奇缘》的启发,在塑造符合2D插画风格的梦幻冬景时,借鉴了艾尔莎施法时拉出的“真正”冰丝带,与冬日冰雪的反光映照绚丽夜空。
                                                                                                        
这也是我们选取取夜间场景作为题材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冰丝带”夜晚灯光效果也恰似一块散射海水色泽的海中浮冰。
随后,绘制草图时将道路、冰雪丝带与速滑道通感,使得在画面中保留具有辨识度的建筑外部形象与同时展示远动员的身姿成为现实。


细化时,道路重现,使梦幻场景与现实交叠。
绘制时没有考虑使用易出效果的雪景,是因为雪景虽美,但在本次项目中使用会模糊建筑边界——这是建筑插画绘制时需要极力避免的。
初绘时用雪花点题,后来删去——无需雪花,雪景意味已足。

保留了葱郁的植被的同时使用同样冷感的冰蓝色系填色,一方面使得本图虽不见冰雪却仍冷感十足,另一方面,零星点缀的暖色搭配昳丽夜景则渲染出梦境般的氛围。
画面尽头,丝带不止,丝带在此化作冰雾寒烟徐徐上升,成为梦幻夜幕的一部分,有为图片增加了几分奇幻意味。

此外,两旁的路灯点亮画面,点亮滑道,喻指各地健儿们万里迢迢奔赴中国参加冬奥盛会。
运动员冰驰电掣的残影拉扯出红色飘带,在冰蓝的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却又并不喧宾夺主,反而是带着观者视线从画面下方开始,徐徐进入画面内。

03
关于场馆与冬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的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冰丝带”总设计师郑方作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主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两次奥运会7个竞赛场馆的建筑设计,他指出:“可持续策略是设计和建造场馆的核心理念。”
冬奥会的筹备全程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性的精神。绿色低碳可持续。而冬奥速滑馆的筹备、设计与施工同样贯彻了这一理念。冰丝带”应用多类低碳设计与绿色科技,提供了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为达成营造“冰丝带”外形,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钒密闭索来达成这一全球体育馆中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来打造出标志性的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冰丝带幕墙。


设计团队:RUIS锐兮(韩锐 王诗瑾)
插画版权:北京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院×RUIS锐兮